|
無機物理化學家。福建福州人。 1955年畢業于廈門大學化學系。1960年在蘇聯科學院冶金研究所獲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。長期在晶體結構化學、材料科學和固體物理三個交叉領域從事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工作。在功能材料的多晶X-射線衍射結構分析、相圖和點陣常數精確測定方面做了大量系統的工作。發表論文、綜述300余篇,著有《相圖與相結構》(上、下冊)和《高壓氧化物超導體系相關系和晶體結構》。提出從第一條衍射線面間距值測定高Tc氧化物超導相結構和原子粗略位置的簡便方法,發現分別屬于兩種結構類型的鉈系超導相。在Cu-Au二元系中觀察到一系列新的超結構相。開展了相圖在單晶生長中應用的研究,在多元硼酸鹽體系中確定了具有倍頻效應的物質,并成功地解決了優質紫外倍頻BBO晶體生長的原理和實踐。主持完成屬首創的核試驗瞬時過程測溫裝置的研制。 |